社会服务

创业学子杜星朗:推动“衣襟下的交易”走向“互联网+”

2015年05月06日 10:38  点击:[]

 

  牙子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在中国古代各种商业活动中,行业内部都有专职负责“洽谈交易”的中间经纪人,这些经纪人统称之“牙子”或“牙行”。

  据说因为古人着装是宽袍大袖的,“牙子”在为买卖双方评价议价时,用约定俗成的手势,在袖口内、衣襟里进行。这样,双方不必喊价,只要一握手、一摸指即知,所以被称为“衣襟下的交易”。

  这种职业在其他行业已经消失,但在牲畜交易行业,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年过六旬的镇川人高振明就是一名牲畜交易行的“牙子”,他有三十多年的从业经历。“当牙子是个眼力活,要估计牲畜的重量、年龄、产肉量等,好牙子估计的重量、产肉量上下浮动不过5斤,估年龄上下不过3岁。”

  在镇川就有20多名这样的好“牙子”,其中最年轻的也有10年以上的从业经历。他们都是陕北牲畜交易中心的员工,现在的名称为“交易员”。

  陕北牲畜交易中心是由西安外事学院学子杜星朗于2014年创办,如今已是西北最大的牲畜交易中心。

  在中心创办之前,这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牲畜交易市场,杜新朗的父亲杜修满是大家推选的“牙子”头人。

  杜修满是米脂人,长期从事牲畜贸易,也是一位资深“牙子”。七八年前,他来到镇川,从主要从事牲畜买卖转做“牙子”。尽管有人迷失在金钱、物质的欲望中,但他始终恪守“牙子”诚信、公正的传统职业操守,获得了买卖人的肯定,并得到了一批业务强、品德好的“牙子”的拥护,成为这个市场自然产生的管理者。

  “刚开始,几乎各镇都有自发形成的牲畜交易市场,这里和那些市场没有区别”,杜修满回忆,“那时,交易都在河滩上进行,很松散。但我们这些牙子一直公正、讲信誉,所以发展了起来!”

事实上,近五六年来,牲畜交易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买家主要以散户为主。近年来,散户锐减,专业养殖户迅速增多,市场向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各地自发市场因为管理缺失、信誉不良等原因在这一进程中急剧消失,但镇川交易市场由于信誉度好、且交通便利,在交易市场大淘汰中保留了下来,并且逐步壮大,已然成为陕北唯一的牲畜交易市场。

作为一名古老行业的从业者,杜修满带着他的家人和伙伴忙碌在每月6次的衣襟下的交易,除了每次能带大家挣到少则几百、多则近千元的中介收入,对市场未来和他们这些从业者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

  但他的小儿子杜星朗想到了这个问题。

  2011年进入西安外事学院上学的杜星朗,在创业教育课上,想起了他父亲和家人的辛劳以及他父亲多年维持的那个市场,他隐约觉得这个市场应该换个方式,萌发了这个想法后,他立即和该校创业学院的创业导师沟通、咨询,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善自己的计划。

  2014年,还在大三学习的他,在家人和支持下,创办了陕北牲畜交易中心。他租下了60亩地,建成专业的牲畜装卸平台,修建了可容纳600头牛、驴等大牲畜寄养的场地,将交易从河滩迁到中心。在他父亲所带那个传统“牙子”团队的基础上,组建了交易员团队,实行佩证上岗,完成了自发市场向公司化运营的转变,增加了装卸、代养、垫资等服务,受到大型养殖户和采购单位的好评。

  杜星朗在增加服务、规范中心运营同时,紧锣密鼓地进行互联网的推广,探索这个老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通过他在互联网的推广,交易业务以陕北为中心,向山东、甘肃、宁夏、山西、内蒙等诸多省市快速扩展。每次交易量都在1000头左右。现在已经是西北最大的交易中心。

  但杜星朗认为这仅仅是开始,他要打造全国最大、最专业的牲畜交易中心,他的终极目标是全面翻新这个传统行业,以牲畜交易为主干,以相关贸易为辅助,形成一个大贸易集群,并通过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的结合,实现公司运营从传统的“衣襟下的交易”向“互联网+”过渡,成为一个新兴的企业,带动行业发展。

上一条:我校学子杜星朗与他的陕北最大畜牧交易中心
下一条:【创业路·陕北行】我校学子杜星朗与他的陕北最大畜牧交易中心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外事学院创业学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鱼斗路18号
电话:029-88751366    邮编:710077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