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传递者,传递着创业正能量——物流专业毕业生杨航创业纪实

2016年06月03日 11:41  点击:[]

                            

                    作者/董惠安

创业是艰苦的,但时代的代表者应该有不一样的坚持和始终流淌着的创业血脉。七年的时间,“传递者”从起步到转型,有过无数经验,也有过失败的启迪。时至2015年,“传递者”全面进入二次创业时期。而我,也早已与“传递者”融为一体,将“传递者”的精神不断传递。

——摘自陕西传递者速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航MEA班毕业论文

 

一、物流,点燃了杨航和几个同学的创业激情

物流这个名词,对于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的人们是个很陌生的概念。然而,2005年进入外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杨航,从开始接触到物流这个行业时,下意识感觉到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机遇,立刻生出一种天然的兴奋感。“物流,这个被称为‘黑珍珠下的利润源’的行业,瞬间点燃了我全部的热情,引爆了我全身上下所有的动力。由着这种兴奋感的牵引,物流几乎成为了我业余生活中最大的关注点。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国内物流市场的现状、各地物流方面的政策……每一条新消息的发现,都让我觉得离梦想更靠近了一步”。杨航后来回忆说。

读书期间,他将创业的种子悄悄种在心里。20079月份毕业季开始找工作时,面对形形色色的物流公司,面对各种不同名称的岗位,他创业的冲动升腾起来,想要自己去搭建一个物流平台的想法便愈发强烈。同样跟他一样有创业想法的,是两个同班的同学。毋庸置疑,这个行业充满无限可能,值得投入。但在他们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看来,在当时,这个行业还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标杆,去规范行业准则。这个行业,还缺乏一个充满活力的道场,去给年轻人创造奇迹的机缘。就是凭着这样一个念头,带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几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决定要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自主经营的公司。

然而,真正创业,则需要慎重决定。虽然还未经世事,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清楚创业意味着什么——它需要大量稳定的资金投入,需要放弃大部分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需要舍弃很多其他途径成长的机会,甚至需要拿自己的未来、生命运作一场豪赌。他说:“对我们来说,这绝不是牺牲,而是选择,选择自己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自己创造一把属于自己的交椅。所以,我们在权衡、在思量,也在准备、在筹划”。

当时物流业在中国百废待兴,远远未与国际接轨。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传统的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之间的联系在不断加强,全球交通业早已跨入了“综合运输”的发展阶段。而我国的物流业,还实行的是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也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使得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原来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管道局、建设部、农业部、邮政总局等各承担了一部分物流业管理职能,各部门的权力职能交叉重叠,在规划方面也都各行其是,自成体系。而且,公路、水路、航空、铁路每种运输方式只考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不同运输方式间难以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和有效的衔接配套,不但降低了交通运输系统的总体效率,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数据统计,当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高达20%,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仅占GDP10%

2008311,交通运输部组建。这在中国的物流史上是个石破天惊的大事,它改变了交通运输领域条块分割、互不协调的现状,通过交通资源的整合,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链接。因此这一年也被一些专家称为中国物流发展史上的“政策年”。对于时刻关注物流,想要在物流业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来说,杨航和同学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商机。商机稍纵即逝,必须抓住!“既然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终身的行业,既然创业的想法已经在我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为什么不立即付诸行动呢?”

在经过几年的酝酿、筹划之后,三个不甘平庸的年轻人,毫不犹豫地于2008422日成功注册“传递者”速递公司,并正式开张营业。

 

二、踏破铁鞋,滴水穿石,敬天爱人,从不停歇传递的脚步

三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租用一间狭小的居民房,手无闲钱,锱铢必较,这就是当时支撑“传递者”的所有资源。回头看看,唯一足以称作财富的,是从十三岁上初中起,杨航利用假期时间,乘着长途车走南闯北,尝试过装卸工、跟单员、调度等不同职业,历练出的力量、胆识、自信和丰富阅历。在校期间一次次与社会企业的接触,增加的不只是一份份履历,更是对物流业的了解,这一切打下了创业立命的坚实基础。

起步是非常艰难的。作为物流业来讲,不是仅从院校里就能学到的,需要很多方面的社会综合知识。比如地理交通、天文气象、政策法规、人文历史等,在实施过程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物的位移和流动”的简单概念。一开始还信心满满的两位同学,在创业初期就提出了只投“技术股”,不投“资金股”的要求。天有阴晴,前路坎坷,杨航下狠心告诉自己,一定要笑对磨难,开辟生路,不做出一番事业,誓不为人。年纪轻轻的他,早已知道“欲成大事,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道理,在之后的几年里,这个理念一直伴随着他,并传递给了更多的“传递者”团队成员,更多与“传递者”接触到的客户、朋友。

原本怀揣大物流梦想起步,却因为资金和资源的限制,只好先以门槛较低的快递作为踏板,迈出第一步。还好,快递的投入不是很大,租间办公室,安部电话,工作便可以开始了。没有大平台的支撑,没有稳定的客源,又没有扎实的经营经验,每次交易都是靠自己跑腿去争取。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遭遇了无数冰冷的目光。一次他认识了一位快递公司的网点负责人,多次拜访后,对方极不耐烦地回绝说,“你不要再来我公司了,你太嫩了,你的资历太浅了。”从此避而不见。就连一个月来他紧跟着的一个客户,也在他的百般争取的时候与别人签订了合同,他只能望而兴叹。

在业务发展初期,他们采取的方法就是扫楼战术,就是往写字楼里挨家挨户发名片、发彩页。每天超负荷的奔走,让每个人都身心俱疲,却依然进展缓慢。共同创业的同学中有一个在家庭的压力下黯然离开,另一个也提出了要放弃的想法。看着新招来的两名工人没活干、租来的货运车空置在院子里,他心急如焚。他对同学说,“公司一定要做下去,给我几个月的时间。”

第二天,他去了一家大的快递公司面试,受聘后决心暗中寻找窍门,学习经验。他从一名跟单员做起,主动、积极地向老师傅学习。“那段时间,我天天加班到晚上,周末也泡在单位,加上要兼顾公司这边的事务,身体每天都在高负荷的透支。从跑单、操作、单证、销售到财务,我几乎干遍了快递公司所有的工作岗位。不同于假期阶段性的兼职打工,这段完整的工作经历,让我快速熟悉了整个快递系统的环节和流程,确信自己可以独立担当起每个环节的操作员,对我后来形成比较成熟、准确的商业判断,帮助很大”。他后来说。

回到公司,和同学一起反反复复修改计划,值得新的方案,并付诸于破釜沉舟式的行动。这一次,他们连续三天带着资料在某一家快递公司负责人的家门口死守。当第三天凌晨两点这位负责人忙完工作回到家,看到还等在楼梯口的杨航和员工,看到他们手头详尽的资料,听着他们对于合作契机的分析,内心的坚冰终被融化。他说,“相信你们是有责任心的人,值得托付。我愿意把其中一个片区交给你们试试。”杨航高兴极了,虽然片区有点偏,虽然只是单很小的生意,但公司总算开始有了一项稳定的业务。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一起骑着电动车奔在大街小巷,一家、一家的联系。客户的拓展,也从以往单一的“扫楼”,延伸为“电销”、“行销”等各种方式。在信念的鼓舞下,他们跑成了几笔小单子。

他们总结道,物流这一行拼的就是这么几点:首先要拼“价格”,不管是走哪个路径,价格一定要合理;还有就是要拼“守时”,这一点应该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最后就是拼“诚信”,答应客户的就一定要做到,不管出现了什么状况,一定要保证客户的利益。

一次他们遇到一家做药品的大客户,由于药物本身的性质,对运输的要求很高,客户提出要前期考察他们的实力、资金和配套设施。为了争取到这个客户,杨航跑了很多趟,嘴皮都快磨烂了,又不断地跟其他快递公司谈合作,增加优选项目,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亲自负责客服工作,最后终于用诚心打动了客户。一直到今天,“传递者”经历了几次转型,双方的合作仍然在继续。

有几次公司员工因为疏忽大意给客户安排发货出了问题,他没有让员工去道歉,而是亲自主动去客户那登门拜访。他认为态度最重要,就像人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客户一定希望自己受到尊重和重视。而作为公司负责人,他有责任和义务向客户说明原因。他感慨地说:“我的员工经常开玩笑说我把客户惯得不成样子,但正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原本不需要我们做的事情,我们才不可替代。客户如果离开我们这里换到别人那儿,就会觉得怎么一下子事情多了起来,这种客户,赶他走他都不会走的。这个时候服务的附加值就体现出来了”。

他把这一点概括敬天爱人的理念。他认为物流业不是一锤子买卖,追求的是长流水、不断线的合作。细水长流,往往却能积少成多。

仅仅两年时间,他们就有了稳定的客户群和承运商,资金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传递者”在磕磕碰碰中走向了正轨。

 

三、另辟蹊径,大胆转型,开展第三方物流

起步做快递,在当时,比较流行的是加盟制的做法。但杨航注意快递公司大多只专注于其中一个领域,并不能实现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速运方案。而且,加盟的形式业与想要他创立自己品牌的初衷大相径庭。

在北京叱咤一时的某快递公司的没落,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非典时期,人心惶惶,北京快递企业几乎全部停业的情况下,该公司冒着危险坚持了下来,迅速积累了大量客户群,但“非典”结束后,很多客户还是重新回到了承运商那里,在坚持了几年之后,这家只能选择转型,但早已元气大伤。这让我清醒地意识到,合作模式是非常脆弱的,作为原始基金积累,单做快递看起来创收很快,但从长远看,不得不早做转型的选择。

恰好当时燃油税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物流行业无疑是受燃油税改革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燃油税开征将促进物流业技术和管理的革新。过去征收养路费,都是按货车吨位收费。现在按运输里程来折算消耗,物流行业的运输里程越长,成本压力越大,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在物流调配车辆上应该更加科学计划,更多应用信息化手段,科学调度,推动行业技术改造和管理革新。整个物流行业会向更注重管理和科学、规模化、集约化、效率化方向发展。近几年内物流公司将会有一次重新洗牌。即使存在风险,杨航认为,这也是“传递者”做战略转型的最好时机了。

他们做了充分的市调,发现第三方物流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但当时“传递者”的条件还不成熟。于是,在做第三方速运的同时,他决定分出一部分资金去做专线物流。当时在西安,已形成网络布局优势的综合性物流企业并不多。他认为“传递者”可以通过走这条路子开展第三方物流,从而打造出综合性物流服务品牌。

根据市场调研,他们选择引用第三方物流的理念来做快递,也就是说和一些成熟的、市场占有率比较大的快递公司合作。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第三方物流”,此概念英文表达为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也简称TPL,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最常见的3PL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EDI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运费谈判等。由于业的服务方式一般是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的物流服务合同,所以有人称第三方物流为“合同契约物流”。这是社会化分工在物流业的一种体现。

再决定开辟“第三方物流”业务之前,杨航做了充分调研,相比于快递店面的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可以实现更大区域范围的收货自由,如果能在客户维护工作上有一个稳定的系统,那么对于快递公司来说,这将是一个不会增加太多工作量,就可以坐享利润、收入的合作模式。

杨航下定决心说,“这一操作模式一方面造福客户,一方面防止行业垄断,推动物流业发展。这在当时还属于蓝海,我们觉得可以试试”。

于是,“传递者”成立第三方物流事务部,雷厉风行地展开第三方物流业务。短短七年间,“传递者”敢抓机遇、敢想敢为、与时俱进,以果敢的胆识,全面整合社会资源,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新型特色的发展之路——

2008年创立企业,从第三方速运入手,致力于打破行业垄断,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环节优化为己任,为客户创造价值,期间尝试过花粉运输、药品运输、煤炭运输,依靠差异化服务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群。

2009年,紧抓燃油税改革机遇,在第三方速运开展的同时,通过不懈的、持续的努力,拓展专线运输,经过一年的业务推进,在2010年,成功并购了另一家同线路覆盖的专线物流,实现了西安周边物流线路全覆盖,不断开拓新的代收点、中转站,大力降低货物流通成本,目前已包含中转站9个,代收点21个。

2012年,另辟蹊径同步开展第三方物流,主营落地配送业务,经过两年的经营,201411月扩迁至乾龙物流园区,货场面积6000余平,拥有封闭库房5个、档口16个。

2014年,正式成立配送事务部。现已成为集物流配送、汽车运输、铁路运输、仓储、城际配送于一体,跨区域、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具有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综合性公司。经营领域包括物流、石油、配件、车辆维护、信息技术、物流设备等。

七年来,传递者不断颠覆传统物流渠道,推出新的服务项目,截至2015年,传递者已经成为一家综合性的物流公司,自此进入二次创业时期。

传递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守“立足民族,服务社会”的崇高信仰,以“传递品质,优化生活”的企业精神、以“城际网络运输,一家连锁”的运作模式,积极探索客户需求,不断开拓新领域,拓展新业务建立更加安全、快捷、方便的货物运输模式,获得了可喜的成功。几年来分别在华北北京、华南南京、华中武汉(长沙)、西南成都、西北西安、东三省沈阳、珠三角深圳等地建立了配送中转中心。他们力争三年做到全省第一,五年做到西北第一。

 

四、凝聚团队,打造生命共同体,为员工搭建实现价值的平台

在物流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传递者”也建立了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科学合理的精悍、高效的管理及核心技术团队。目前公司员工总人数131人,有硕士11人、本科32人,其中,中层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具有高级职称者87%,总经办、市场部、财务部、对外关系部、综合事务处理科等38人均为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与当年的三至五人的创业团队相比,已经今非昔比了。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这是创业几年来,杨航最大的感触。

创业团队的组建,对任何一个创业公司来说,都是一件头等大事。刚开始,“传递者”就是从家乡找来的两名工人,还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基本上管理是“人情大于制度”。物流业原本艰辛,再加上是创业初期,这种管理方式,业绩跟进不上,迫于生活的压力,朋友也是来了又走,抱怨很多,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对公司发展很不利。

就是从那个时候,杨航开始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这七年来,除了企业经营外,怎么融合、打造团队,消耗了他的80%的精力

以挑选面试员工为例,包括基层的装卸工在内,所有人员的复试他都要亲自进行,每天大概有一半时间都用在员工在职发展上。

他首先看重的是“人品”,“传递者”的员工必须品行高尚,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如果在诚信、做人方面有问题,即使再优秀,他们也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人进入团队。再者,员工要有“主动学习和快速学习”的能力。“传递者”属于创业型公司,需要有跨工种协调能力、跨岗位工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第三,员工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担当”。“传递者”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每个环节的流程化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完善的地方,这就要依靠所有的员工用高度的责任心来弥补其中的差距,用高度的敬业意识去担当风险、共享机遇。当然,随着业务的拓展,团队对于学习能力和担当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有一段时间,杨航极为推崇西方的KPI绩效管理。追求效果,追求销量,一切以结果为导向。这确实在一段时间内引发了业绩的高幅增长。但同时,企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极为躁动的现象:人人想追求高业绩,人人想拿高奖金,为了快速获得成绩,同事之间勾心独角、事端不断。这与他创办企业的宗旨是相悖的。

怎么办?经过深入的思考,他得出一个结论:想要将公司做大、做强,就必须有一种理念能将这两者有机结合。既避免大锅饭,让能者上,大浪淘沙打造出一支有持续战斗力的团队;又要保留核心团队,在物流这个人员流动大的行业里挑选出一批愿意和企业共同成长、担当的员工。

经过七年的摸索,他和他的团队总结出这样一种理念,“员工与公司同体同源、一荣俱荣”,这就是所谓的打造“生命共同体”。公司发展壮大的同时,员工也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不同部门、岗位的员工,做的是本职工作,是在为公司创造价值,同时也是在“传递者”的平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建立“员工成长档案”。凡进入传递者的员工,哪怕是只上了一天班,“传递者”也会为他建立从面试到入职的所有档案。员工的每一次成长,都会用“积分”的形式为他记录。公司还会在工作中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在生活中见证他们每一次重大喜悦和成就。

在这样一种经营文化下,“传递者”的员工和企业已不单纯是利益关系,更多的是共赢关系。杨航不断地让他的团队越来越强大,并郑重承诺为每一名员工的现在和未来负责。在员工迷茫、纠结时,“传递者”从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同样地,员工无论是在公司辉煌时刻,还是转型艰难时期,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对公司的信心都始终如一、从未动摇。这就是“生命共同体”效应的作用。

这个“生命共同体”,体现在员工关系上,就是杨航和他的员工,既是上下级关系,但更是朋友关系;体现在团队搭建上,就是所有怀揣梦想的员工都能在这里实现自我的价值,所有愿意主动向上的员工都能在这里得到发展机会。

事实证明,建立“生命共同体”,是打造创业团队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这一管理理念,通过“员工成长档案”的建立,他们确实成功打造了一个“道场”,一个人人创业的平台,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员工可以做更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可以和公司一起收获财富自由、幸福自在。

现在还在“传递者”工作的员工,都以“发动机”自称,主动、积极的承担责任,带动团队。每个人都有令他自豪的项目和成就,都有令他割舍不下的工作。杨航很动情地说,“即使是因为家庭或者其他原因离开‘传递者’的员工,也大多是带着惆怅和遗憾离开的,对于在‘传递者’所参与、负责的工作,依然有留恋和不舍。我们也相信,有一天,在外边的‘传递者’会比在公司的多,而这些人,都将是我们永久的伙伴。”

 

四、圆融自洽,度众生缘,宠辱不惊,构筑强大的内心世界

与其他创业大学生不同的是,杨航在创业的同时,更注重修身养性,他在佛界获得感悟,于躁动的环境中享受到了一种心境的宁静,让自己在物质财富面前、在滚滚人流之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宠辱不惊,淡然处之。

他坦率地回顾过去的的浮躁——“创业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异常焦虑,每个夜晚都觉得如琢如磨、如履薄冰。当我的员工告诉我,我的预想他们无法实现时,当我的合作伙伴因为生活压力选择离开时,当竞争对手已是箭在弦上、步步紧逼时,我的焦虑便愈发明显。那时候,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我的焦虑。我常常觉得变化总是比我的计划快,让我措手不及。

焦虑发展到最后,就是一种自我保护式的狂妄。甚至有一次,市场部的员工拿着详实的资料来找我,我却始终不肯改价格,甚至口无遮拦的说道:“我的责任就是做决定和把握公司的大方向,你们都按照我的决定来。再难的客户都能谈下来,你们市场部门的责任就是研究怎么谈客户、怎么实现效益,而不是来和我讨论决定本身的对错。”

结果,事实证明我是错的,我发现定价这事儿谁说了都不算,只有市场说了算。那是我第一次领教了市场的厉害,也明白了强大内心的重要性。刚开始创业,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但更重要的还是磨练心性。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对这个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就会有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看法。一切的变故都不再让我感觉世界突然被颠倒、事件突然被打乱。明白了这一点后,我就不再焦急地等待,而是坚定地行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淡然处之”。

2009年,由于竞争对手采用了不正当手段,导致“传递者”发展战略泄密。公司所有战略都要重新调整,高层们都愤恨不已。在冷静思考之后,杨航却发现了其中的机遇,避过竞争对手的锋芒,迅速调整了企业组织架构,使“传递者”的团队管理更加系统化,从而实现了前置牵引业务发展的作用,为公司之后的战略转型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这也算是因祸得福。

杨航的座右铭是“敬天爱人,做当下事,度众生缘”。这短短12个字,几乎包含了他所有的经营理念和生存哲学。他对他的座右铭做了如下诠释——

敬天爱人。人生于天地之间,必须常怀谦卑之心、利他之心,敬重天道法则、以“他人”为主体。所谓“敬天”,就是寻找到事情的客观规律,按事物的本性做事。西方管理推崇以结果为导向,东方文化讲究圆润融合。两者各有偏颇。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法则,坚持将“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以“敬天”的原则经营公司。

创立公司以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但对于做事业的目的和方式,始终清晰、坚定,那就是,要以大爱做企业,回馈客户、回馈员工、回馈社会,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福祉、为社会创造文化。“爱人”的理念,就是我打造团队和经营生活的出发点。

做当下事。无论是在经营企业,还是在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坚定目标之后,不为过去懊恼,不为未来担忧,内心纯粹,做好每一件当下该做的事情,哪怕处境已是箭在弦上、如临深渊,只要心怀纯粹的愿望并不懈努力,就一定能迎来有成果的未来。多余的担忧、疑虑,只会阻碍前行的脚步,于事无益。

度众生缘。我们的企业文化是“勤俭节约、厚德载福”,强调的就是对缘分的珍惜,对他人时间和自己时间的珍惜,对社会资源的珍惜,以及沉淀自己、随顺市场及客户的策略。同时强调的,还有一种平和、随喜、共赢的心态,将自身所有传递给他人、给社会。所以,我希望自己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做企业的过程中,都能够尽己所能,度化有缘人。

与众不同的是,他平日最大爱好是参禅悟道,相信“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每天只睡4—5个小时,喜欢茶道、书道。习惯于将佛家理念运用于投资之中,认为与创业者、客户、员工一起工作,就是在和业力伙伴一起同修,无论创业、投资,抑或是人生,在他看来都更像是一场修行……“以一颗强大的内心,敬天爱人,尊重市场,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他经营“传递者”七年来最大感悟。

 

上一条:真诚动天地 信步通未来——陕西通力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灵慧创业小记
下一条:西安一副处长辞职创业:“想做点有存在感的事情”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外事学院创业学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鱼斗路18号
电话:029-88751366    邮编:710077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