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创业案例 > 正文
  
一位陕北后生的创业梦想
 

                ——陕北牲畜交易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杜星朗访谈录

2015年6月3日,“沣西新城杯”第三届陕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开幕式暨西安外事学院专场海选在该校“雨花听”隆重举行。陕西省创业导师俱乐部、共青团陕西省委城市青年工作部、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教育培训部、陕西微软创新中心市场部、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协会等部门的来宾以及西安外事学院的领导云集一堂。面对着众多的创新创业专家导师和成功企业家,有一位稚气未脱的陕北后生登上了讲台,他活像一头初生的牛犊,并未在意名家大师们台上台下形成的强大气场,激情洋溢地介绍起自己将传统的畜牧交易行业由古老的“牙行”创新升级为中国西北“互联网+新型畜牧交易平台”的创业历程。他就是本故事的主角——西安外事学院校园里升起的创新创业新星杜星朗。

一、一个新闻专业大学生的五个梦想

坐在我面前的杜星朗, 典型的90后,出生于陕北米脂。黝黑发亮的脸色透出高原风沙的印痕,腼腆的笑脸上却隐含着善于搏击的青春冲动。这让我想到陕北高原黄土沙漠下面那丰富而厚重的蕴藏。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多为古代戍边的将士后裔,有着挑战命运、穷则思变的血性。采访中我得知,杜星朗的确是个不安分、爱折腾的后生。早在2014年还在上大二的时候,他就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希望自己在大学期间可以实现自己的五个梦想:

——成立一个乡土文学爱好者协会;

——开一家自己的花坊;

——拥有一份自己创办的报纸;

——拍一部微电影;

——成立陕北畜牧交易中心。

大学期间,杜星朗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践行着自己的梦想:

——他在学校提供的工作室里和文学爱好者品论文学,成立了诗社;

——以商户的身份入驻校园服务中心,花坊风光的开业了;

——按照自己的想法,创办了西安外事学院的第一份消费报《外事校园消费报》,让同学老师眼前一亮;

——微电影《你可曾来过我的世界》,引起了一阵轰动;

——他的陕北畜牧交易中心已初具规模,借助互联网技术已经远远走在同行业的前列,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也成为了家乡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梦想是什么?一种坚持到底让你感到幸福的东西。”杜星朗这样总结自己的创业之路。

盘点杜星朗在校园中开始的创业事迹,一切都似乎充满浪漫传奇,好似在牧歌中的轻松漫游。但他在微博中的心语毕竟记录了自知的甘苦——

“苦+苦+苦+苦+苦,这就是星朗的四年大学生涯的规划,不管我做啥,我的底线就是不会让我爸、我妈、我哥、我姐他们对我有一丝的担心,不会让我心目中的那个她为我而掉一滴泪。”

“你是怎样萌发创新创业的梦想的?外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所形成的氛围对你的五大梦想的产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你为什么要回家乡创办畜牧交易中心?”我问道。

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上世纪90年代,我出生于陕北米脂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地道的农民,家庭的窘境,生活岁月的历练,让我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贫穷,更加深刻的理解农村,农民,农业。

2011年,随着火车的一声长鸣我告别了家乡,独自一人背起了行囊,捧着憧憬,怀着希望,奔向了西安外事学院这个“化鱼成龙”的地方。西安外事学院真是个好地方,校园里充满自由舒展、创新立异的气氛。由于没有公办高校的牌子,学生一跨进这里,就有着强烈的“哀兵”意识,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自从入这校的那一刻起,爱折腾的我似乎就没停歇过。我一直努力着、奔波着、思考着、行动着, 卖过二手大学教材,筹办过被学校三令五申取缔的大学生宿舍小卖部,梦想着要做成自己的华润万家、沃尔玛。我22岁时,正上大二,就向学校申请了自己的工作室,美其名曰“星朗工作室”,并扬言让“星朗工作室”成为西安外事的“58同城”。我做过外事建校以来第一家以大学生为主题的校园鲜花店——星朗工作室鲜花坊。创办了外事第一份完全由学生投资、管理的《外事校园消费报》……

杜星朗讲述了一件偶然事情,这件事极大影响了他的人生远大目标的规划——因为办小报,他常去校宣传部请教办报的经验,在宣传部长李泽林的办公室里,他看到了一本校友成功创业的案例选编,他如获至宝,读得如饥似渴。“佬香翁”孙国秀等人的创业事迹给了他极大的鼓舞,让他放弃从事传媒和文学影视的选择,坚定了回乡创办畜牧交易中心的决心。

一只矫健的雄鹰,就这样扑闪着略显稚嫩的翅膀,朝着家乡的黄土地起飞了!

二、脚踏黄土地,如何梦想成真?

说到杜星朗要创办畜牧交易中心,似乎和他的文科专业以及影视传媒的志向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这和他的从小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并非一时头脑发热。他的父母和哥哥都是普通的农民——严格的说,应当是半农半牧民,畜牧交易业在榆林地区一直是一些人养家糊口、赖以生存的行业。杜星朗说道,“我的爷爷那辈人养牛是村对村的买卖、我爸爸他们那时是县对县的买卖,而到我哥哥他们已经是跨省买卖了。但是他们的交易方式毕竟很单一,很传统”。

这个传统而古老的职业名叫“牙子”或“牙行”。在中国古代各种商业活动中,牙子专职负责“洽谈交易”的中间经纪人。由于古人着装为宽袍大袖,“牙子”在为买卖双方评价议价时,用约定俗成的手势,在袖口内、衣襟里进行。这样,双方不必喊价,只要一握手、一摸指即知,所以又称为“衣襟下的交易”。这种职业在其他行业已经消失,但在牲畜交易行业,一直延续至今。

在米脂镇川,多年来有一个自发形成的牲畜交易市场。话说的远一点,早在清代就开始的“走西口”,让陕北榆林一带出现了不少农牧业、盐业、茶叶、油料、布匹等物资交易中心,这曾经黄沙飞扬、狼烟乍起的边塞之地,也有过客商云集、集市繁华的岁月。虽然“走西口”已成传说歌谣,但自发的牲畜交易还存在着,“牙行”也就绵绵不绝。镇川市场就有20多名这样的好“牙子”,其中最年轻的也有10年以上的从业经历。他们都是陕北牲畜交易中心的员工,现在的名称为“交易员”。杜新朗的父亲杜修满是大家推选的“牙子”头人。

杜修满长期从事牲畜贸易,堪称资深“牙子”。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尽管有人迷失在金钱、物质的欲望中,但他始终恪守“牙子”诚信、公正的传统职业操守,获得了买卖人的肯定,并得到了一批业务强、品德好的“牙子”的拥护,成为这个市场自然产生的管理者。

杜修满对记者说,“刚开始,几乎各镇都有自发形成的牲畜交易市场,这里和那些市场没有区别。那时,交易都在河滩上进行,很松散。但我们这些牙子一直公正、讲信誉,所以发展了起来!”

事实上,近五六年来,牲畜交易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买家主要以散户为主,可如今散户锐减,专业养殖户速迅增多,市场开始向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各地自发市场因为管理缺失、信誉不良等原因在这一进程中急剧消失,但镇川交易市场由于信誉度好、且交通便利,在交易市场大淘汰中保留了下来,并且逐步壮大,已然成为陕北唯一的牲畜交易市场。

作为一名古老行业的从业者,杜修满带着他的家人和伙伴忙碌在每月6次逢集时的“衣襟下的交易”。这除了每次能带大家挣到少则几百、多则近千元的中介收入外,对市场未来和他们这些从业者的未来,他们却茫茫然没有清晰而久远的规划。

但他的小儿子杜星朗想到了这个问题,并在胸中勾画出一幅宏伟的蓝图。

远在西安外事学院上学的杜星朗,心中总是浮想起那片蓝天白云下牛羊驴骡成群、人头攒动的热闹交易场景。在学校的创业教育课上,他想起了父亲和家人的辛劳以及他父亲多年维持的那个市场,他隐约觉得这个市场应该换个方式。萌发了这个想法后,他立即和该校创业学院的创业导师沟通、咨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不断地修改完善自己的计划蓝本。

可是,当他要真正将计划付诸实践时,心中却陷入了重重矛盾之中:环顾四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多少人从事的都是高科技、新能源等等行业,而自己将要展开的项目,就是个牲畜交易,这不是“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吗?同学和老师怎么看待呢?

在忐忑中,一日在校园里迎面碰上了学院董事长黄藤。他红着脸鼓起勇气上前先做了个自我介绍,然后大胆地讲出了自己的创业计划,最后硬着头皮问黄董事长:“干这个行业有没有前景?”

黄藤董事长本身就是成功创业的先驱,同时也是大学生创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支持者,对学生的创业更是一直倾注着更多的热情和鼓励,他很耐心地听了杜星朗的设想,随后为他指点迷津:“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看你能否做大做强,做出特色。肯德基、麦当劳也就是个快餐业,但却做成了世界品牌!牲畜交易行业虽古老,但完全可以创新呀!利于现在科技的手段和平台,把西北的优质肉类交易到国内外,做成大文章,何乐而不为呢?”

如同拨云见天,杜星朗眼前亮堂了许多。

2014年,还在大三学习的他,在家人和支持下着手创办陕北牲畜交易中心,制作的招牌上赫然镌刻着“陕北牲畜交易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他历经艰辛奔走各方,终于租下了60亩地,建成专业的牲畜装卸平台,修建了可容纳600头牛、驴等大牲畜寄养的场地,将交易地点从露天的河滩迁到建好的交易中心。在他父亲所带那个传统“牙子”团队的基础上,他组建了交易员团队,实行佩证上岗,完成了自发市场向公司化运营的转变,增加了装卸、代养、垫资等服务,受到大型养殖户和采购单位的好评。媒体是这样报道的——

2013年,杜星朗在陕北榆林创办了陕北牲畜交易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陕北榆林市榆阳区镇川镇承包 了60多亩地,并相继建成育肥牛交易区、骡马交易区、毛驴交易区。随后,他又举起“90后大学生回家乡创业”的大旗,大力开拓市场,先后与内蒙古通辽、宁夏固原、甘肃平凉、山西汶水、山东梁山、河北南营等地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并称这是西安外事学院在陕北的“大学生创业基地”。

“整个创办过程一份风顺吗?”我问道。作为一个资深传媒人,我喜欢挖掘成功背后的艰辛与挫折,以及克难制胜的招数,这可能对后来的创业者更有借鉴意义。

说到创办过程,杜星朗敛住笑容,思绪仿佛从云端回落到了地面。他渐渐沉入到了尴尬的回忆中——

如今看来,在校园里再难的事情都不算难了。不论是办花坊还是出小报,还是拍微电影,处处虽有坎坷但都是一路绿灯。走出校门可真不一样啊!作为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为了办理牲畜交易中心的各种手续,我开始在家乡的政府部门“进庙磕头”。从镇里到县上,刚开始官员们对我这个后生从不正眼看,我谈到的宏伟设想他们也只是当故事听听,好像听到的是一个遥远的童话。尤其我说到要把陕晋蒙豫鲁五省的大牲畜交易市场整合成一个大平台的构想时,他们更觉得是天方夜谭。我真是憋屈呀!

“这些门槛最终是怎样跨越的呢?”我问道。

杜星朗有着陕北后生的执拗和不屈不挠精神,他不怕吃闭门羹,不怕碰钉子,一遍遍找有关部门,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当然他明白,要想说服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必须做出样子来,让大家看到实效。于是,他在增加服务、规范中心运营同时,紧锣密鼓地进行互联网的推广,探索这个老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

通过他在互联网上的推广,交易业务以陕北为中心,向山东、甘肃、宁夏、山西、内蒙等诸多省市快速扩展。每次交易量都在1000头左右。现在镇川已经是西北最大的牲畜交易中心。

初具规模后,人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事情办起来也顺利一些了。但他还顾不上品味着小小的成功。他看到,整个中国的畜牧交易大都集中在西北五省,自己承包的牲畜交易区建起来后,他就到处跑,考察市场。“虽然现在建立了这些合作关系,但是我发现,目前牲口养殖的这些农民文化程度都还比较低,互联网交易平台的推广和利用,还是任重而道远。目前创业创新是我们国家的主旋律,我想一定要让中国最传统的畜牧交易走上‘互联网+’的道路,跨域地域的局限。这也是我目前遇到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奋斗的目标。”

杜星朗说,现如今网络营销已是大势所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被每一个大大小小的网站统治着,人们也不亦乐乎地体验网络所带来的便捷化与趣味化。但是,牲畜交易这个行业,一直被现代化的人们所遗弃。我一定要建立这样一个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交易平台。当然因为牲口是个特殊的活体,所以想让畜牧交易走上“互联网+”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觉得应该先实现电子结算,再实现畜牧交易的电子商务。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我想要一头牛,手指一点,几天后,我想要的牛就会出现在我家门口。而不是像现在,需要买牛人和卖牛人面对面完成交易。”

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互联网+畜牧交易,杜星朗参加了不少创业大赛,路演,还通过省教育厅找到陕西省商务厅,与商务厅的工作人员畅谈自己的想法。他说:“如果能让这些牲口有个指标,标准去量化它们,我想畜牧交易走上互联网+道路,指日可待。”

2014年年底,山西方欣立体农业示范基地通过他的陕北畜牧交易平台提供的西门塔尔牛一次性成交100多头,折合人民币150多万元,

2015年3月,杜星朗在各方面支持下,终于将陕北畜牧交易中心发展为西北五省第一个规模化的、互联网与市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牲畜交易平台。很快他又进一步的与陕北60多个市县区养殖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辐射周边十几个省市,带动当地农民就业500多人。

“对于你在陕北家乡的创业实践,社会各界究竟给了那些支持和帮助?”

“母校西安外事学院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开着一辆大巴车,由宣传部长李泽林带队,还有校友会的同学们,一起来到我的交易市场,恰似我的亲友团,支持我的创业活动,拉横幅,搞路演,给我壮了胆,造了势,后来知道还是黄藤董事长特意安排的活动,是专门来给我助威加油的!县镇领导和乡亲们都对我刮目相看了!他们相信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后站着一个强大的团队……”

据了解,这是发生在在2015年的5月初,一起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主,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五所高校80多人发起“关注创业,五月陕北行”为主题的大型社会实践大学生下乡的活动。此次活动受到陕西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在陕北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杜星朗的牲畜交易中心,和不少大创项目一样受到多方关注和支持,人气不断飙升,生意日渐兴隆。

2015年5月6日,杜星朗在微博中写道:策划了一年的创业方案终于在我毕业之际开启了艰难的第一步------陕西高校大学生关注创业5月陕北行,外事学院黄董事长的支持让我的梦想又接近了一步,“星语朗愿”的梦想在此又一次的起航!

通过不懈的宣传与推介,他的牲畜交易中心不断开拓市场,加强了与邻省的贸易洽谈与联系,2015年底已经吸引了山西、山东、河北、甘肃、内蒙、青海、宁夏等地的大牲畜贸易客商前来采购陕北的牛、马、羊、驴、骡子等,吸纳来自全国大牲畜贸易客商10000多人次,带动陕北多个县区的约5000多农民再就业。前不久,他们与浙江金华这个全国的肉牛一级批发市场建立联系,达成肉牛供销合作意向。

三、大蓝图、大名气与生存法则下的锱铢必较

杜星朗在创业的征途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随着在创业大赛舞台上的亮相和获奖,随着媒体的传播,他已经成了正在升起的明星。然而他认为这仅仅是开始,他要打造全国最大、最专业的牲畜交易中心,他的终极目标是全面翻新这个传统行业,以牲畜交易为主干,以相关贸易为辅助,形成一个大贸易集群,并通过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的结合,实现公司运营从传统的“衣襟下的交易”向“互联网+”过渡,成为一个新兴的企业,带动行业发展。

他这样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设想——

如果说这算是我取得的一丁点成就,那么距离我的最终的梦想,还有一大截。我们要放眼全国,依托线上线下的互联网思维体系,将中国未来的畜牧交易划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华中畜牧交易中心五大战区,打造中国大牲畜牛马羊畜牧交易第一个垂直电商平台——淘牛网,解决中国农民不知道养啥、养好不知道哪卖的问题。

他的目光很远大,蓝图很宏伟——要打造中国未来畜牧交易的“五大战区”,下一盘很大的棋局。为了打造新战区,他首先要把现有的60亩的交易中心扩大到200亩的规模。可是,这一切都需要财力的支撑。

巨大的资金支持哪里来?这是杜星朗面对的最大挑战。

事实上,他自踏上创业征途那天起,他就面对着生存法则下的锱铢必较。父亲给了他5万元,成为他建造畜牧交易中心的启动资金。但他精打细算,一部分投资到西安高新六路上他同时创办的“创客空间”上。

“这个‘创客空间’是怎么回事?和你的畜牧交易中心有联系吗?”我好奇地问。

杜星朗的讲述让我了解到他辉煌的另一面。

这个“创客空间”的前身是他在五大梦想之外,于2015年4月投资15万在高新六路创办的一家毗邻辛庄学校的儿童书店,名叫星乐书店,从教辅到心灵鸡汤的书籍,种类不少。因为靠近辛庄小学,所以书店的生意还不错这家书店,靠近学校的书店有淡季和旺季,不过杜星朗说目前书店的情况还不错,每天都有几百块钱盈利。当时只有80多平米,经营的还算不错。为了把这里变成一个凝聚人脉的创业沙龙,以及作为畜牧交易中心在西安的据点,他将这里扩租到200平米。这租金有一部分就来自父亲给的5万元,其余都是这几年创业折腾来的积累。

他深知创大业、谋大局靠自己单枪匹马不行,需要凝聚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于是,他从同学朋友圈中筛选出了三个90后伙伴,其中有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宝鸡文理学院的,他们都来自农村,而且对“三农”问题有着共同的兴趣。他们还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资金匮乏,唯有杜星朗还算富裕户。

融资创业要谋划,眼前的生存问题要解决。于是,他把200平米的空间精心切割,沙龙仅占40平米,其中一个80平米作为课外辅导班和音乐书屋,剩余的80平米正好沿街,辟成三个饮食隔挡出租,所收租金除了抵自己应付房租外,多余的收入就给自己和三个伙伴每人每月1500元的生活费。真可谓捉襟见肘!

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们这个布局未来“三农”市场的热血团队,依旧乐观高昂,充满正能量。他们在探讨中可以大胆预测:过去有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是政治运动,将来还会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将是经济和市场的利益驱动!我们搞畜牧交易中心,前景一定会广阔!

他们也在探索“互联网思维”与“微营销”。杜星朗敏锐地发现,在畜牧行业里,网络销售仍处于探索阶段,入驻网店进行畜牧买卖的商户屈指可数,他计划在接下来的营销策略中引入互联网营销新思维进行牲畜自营自卖,同时建立“畜牧场”网站,为客户提供企业展示、养殖新闻、技术培训等一系列线上服务,确保“畜牧场”在线上线下多渠道交易方式的创新与转型。

当然杜星朗知道,“融资难”这个所有创业大学生遭遇的门槛,他们同样绕不开。这必须一步步去披荆斩棘,找到突破口。

省商务厅帮助他与阿里巴巴西北农业口负责人徐总接上了线,徐总对他的畜牧交易“五大战区”的构想表示赞赏,也表示了投资意向。但目前还是意向;县上赞赏他的将60亩交易中心用地扩大为200亩的计划,但还是希望能先引进一笔投资;一些风投机构也看好他的这个大项目,但总觉得他还是欠缺资本的支撑。

总之,他目前处于被“围观”被“赞赏”但无人积极出手相扶的节点上。

就在采访进行过程中,外事创业学院院长韦苇得知杜星朗的困境后,为他提供了一个信息:西安市雁塔区人社局为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决定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小额优惠贷款服务,只要在学校创业园注册的大创企业,由创业孵化园提供担保,就可以获得一笔贷款扶持。另外,外事学院的“鱼化龙”创业基金,也正在寻找好的项目予以投资扶持。

创业学院的老师也给了他一个建议:能否先说服县上领导,先签下扩租140畜牧交易中心用地的合同,让县上率先迈出支持交易中心的第一步,为其他的投资启动助推一把力?

杜星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像一头瞄准了猎物的花豹一样投入了行动。

      

四、创业路漫漫,故事还在继续

就在我即将完稿之时,杜星朗已经在最近的西洽会上,得到米脂县领导的实质性表态:同意先行签订畜牧交易中心扩建用地140亩的协议。同时,杜星朗已经和西安外事学院内的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接洽沟通,有望得到雁塔区人社局的支持大创企业的贷款扶持……

故事到此,也许读者朋友会有些失望:怎么还未看到戏剧性的结局呢?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是一个记录真实的故事,创业就是这样,路漫漫其修远兮,精彩就在重重磨难之中。即使失败,也是精彩。何况我们还没有看到他的最终失败。

不过,有一个人始终不渝地坚信杜星朗会成功。这个人就是他的女朋友。说到他的情感故事,我这里就俗套地来一段“信天游”吧——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

四妹子今年一十六,

三哥哥爱上那四妹子,

他们二人天配就……

需要说明的是,他的“四妹子”是他在创办校园消费报时结识的学姐,一位美丽的山西姑娘。这样的“信天游”旋律他们彼此都很熟悉。眼下这位学姐正在日本留学,研究的专业竟也是畜牧交易。也许几年后他们会在中国畜牧交易的大平台上琴瑟和谐,共创辉煌呢!

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创业学院  董惠安)

                             

上一条:传递者,传递着创业正能量
下一条:沙旭东:从物流、通信闯向金融的创业奇侠